搜贴子 搜作者(贴子) 搜作者(回复)
宿州家教网首页 | 
社区首页 > 教师之家 > 浏览
楼主
教育的困惑(转)
新一轮课程改革,提倡学生观、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转变,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差异和多元个性发展,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民主教育来培养出“整体的人”。很明显,课程改革远不只是在表层意义上进行简单的课程设置与开发。从更深刻的人性和社会意义上讲,课程改革的旨趣是在追求个性解放,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。课程改革不仅是发展教育的问题,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问题。
  教育确实能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助益,如同杜威就曾说过,“学校是个雏形的社会,而且是个典范的社会。将来社会的变革,都要靠它”。教育受制于政治和文化,但对政治和文化也有一定“反作用”。但最重要的问题是,教育与政治、文化之间,谁的作用是主导的?我们承认教育对政治文化的反作用,但更强调政治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。

  我们已经清楚看到,课程改革的“先头部队”—“研究性学习”课程,犹如游行队伍前面的花车乐队一样热闹,却在泥土飞扬中转瞬即逝。这背后除了应试的高考制度外,还有着种种深刻的原因。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问题,我们不妨从政治与文化两个角度,来对课程改革进行一个简单考察,以揭示其必然遭遇窘境的成因。

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强调“仁”、“义”、“礼”,这肯定是有着积极意义的。“侧隐之心,仁之端绪”的思想,毕竟还造就成中华民族这个“仁慈”的民族。但儒家文化强调“忠”、“孝”、“仁”、“悌”,连同“三纲五常”一起,使等级尊严抑制了平等与对话,使尊卑意识抹杀了个体意识。我们尊奉的“师道尊严”,乃是“师为生纲”的变种。“师为生纲”与“三纲”如出一辙,是“三纲”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而已。

  同时,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强调“合”,而西方强调“分”。西方强调“我”与自然和社会分离,突出人的主体性,所以才会有西方的高度发达的文明。 儒家的“天人合一”把人与自然相合,把个人囿于家庭和社会,“我”被置于“我—家庭—社会”这个链条的最底层,我们从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中就可以看出这点。所以,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一直缺乏“我”的空场。

  很明显,课程改革强调个性解放,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,提倡学生多元化发展,从根本上讲,这是与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相抵牾的。

  中国历来也是中央集权统治。经久不衰的高考制度,其实质也是中央集权的体现。 历代政府都强调集权下的高度统一, 这点可从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、“科举制度”等中看出。中央集权专制是一元化统治,它与独裁专制是相伴而生的,其骨子里是反民主、反多元化的。历史沉淀下来的“社会为中心”的意识形态,则正是统治者为维护集权专制,有意识、有目的而倡导的。在这样的统治里,真正的民主是非常有限的。中央集权的科层体制,存在于每个社会角落里,致使民众民主意识淡薄,连教育管理、课堂教学也概莫能外。沉溺于“一言堂”的教师、实行高压管理的班主任或校长,就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独裁者。这种似如“牢笼”的科层体制,在社会各个层面抑制着个体,学校也成为了一种“人工窒息机”。所以,课程改革要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,犹如蚍蜉撼大树一般艰难。

  如此看来,在政治与文化两个维度上,课程改革超越了中国现状。当然,课程改革初衷是非常好的,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,但就目前的政治气候和文化心理来看,即使课程改革能在“个性解放”与“民主进程”中取得成绩,那可能也是非常渺小微不足道的,甚至更可能会出现课改流于形式的“作秀”局面,因为教育不可能超越政治和文化,而独立于之外自行发展,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,教育更不可能超越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社会文化心理。是政治文化决定教育,还是教育决定政治文化?虽然教育可以自己解决一些问题,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政治文化上。那么我们不禁会问,此次课程改革能实现它的理想吗?

  课程改革的理想不会成为泡影,我们这样希望着。
作者:刘老师(525033)06-12-25 21:43回复此贴
1楼
老师下次写篇这方面的论文吧!发表在北师大的教育论坛上!挺^^^^^^^^好!
作者:黄老师(112107)07-01-14 11:28回复此贴
共有回复1篇 1
回复内容:
百分·宿州家教网 ©2003-2015